时提醒说昌阳也属于大人节度,如果听任昌阳局势糜烂不作为,不仅有损大人名望,也极易成为政敌攻讦的突破口。不得已,他只好召集智囊团研究既不出兵又不坏名声的办法。
一群毒士谋士倒是尽心尽力。可闹哄哄了半天,刚开始时还算正常,讨论的是不出兵的利弊,渐渐地大约意见趋于了一致,争论的内容变味成出多少兵、如何出兵。
纳兰明仁心头烦闷,起身丢下面红耳赤的智囊们,走到前庭吐口浊气,平缓心境。
纳兰夫人习惯早起,在后花园的空地耍了几套拳脚吐纳,舒展身体后去就近的凉亭喝茶看书赏风景。几个丫鬟摆弄好案几茶具香炉之类的,很识趣地退到亭外候着,只留一个贴身侍女守在身边负责添水焚香传唤的活计。
纳兰府近半数的侍女是纳兰夫人带出来的部族女儿,忙碌的空隙最喜欢来后花园扎堆交流府里府外的八卦。
负责侍候前堂的侍女趁着家主离开,几个奸猾点的顺势拐到花园歇口气。远远看见侍候夫人的姐妹聚在亭外,便急步赶上去,姐姐妹妹的一顿亲热。
亭内正在看书的纳兰夫人听到外面乡音一片的莺莺语语,也是无声莞尔。她向来御下宽厚,从部族中带出来的更是多一分亲近,便没有阻止外面的热闹。
前堂的侍女把智囊团的争执当着趣事分享给姐妹们,绘声绘色地讲道:“......别看一个个平常说话轻言细语文绉绉的,吵起架来和草原上的汉子一样脸红脖子粗、唾沫星乱喷。”姐妹们笑成一团。
纳兰夫人若有所思地放下手中《吕雉秘史》的话本,起身吩咐侍女备好几匣糕点,一同去往前堂。
话本讲的很有道理,长期放任的观点争论极易演化成私人怨怼,是团体和谐团结的大忌。贤良的内助在争执发生时及时提供的缓冲,是不留后患地快速结束争执的不二秘诀。
转过屏门,走在游廊中,一眼就看到庭院中望天发呆的纳兰大人。
纳兰夫人侧头对紧跟的侍女吩咐了几句,打发她们将糕点送进大堂,自己却离了廊庑,转到纳兰明仁身侧,调笑道:“郎君在这扮晓看天色暮看云状,可是心头藏有秋水娘?”
纳兰明仁从发呆的自我状态中惊醒,见是夫人,苦涩一笑,道:“夫人说笑了!”忽然他心中一动,他这夫人一向智计高绝、心思灵动,或许她有应对当前困局的办法。
他牵过夫人的手,找了间没人的耳房,殷勤地服侍她坐稳坐好,然后,极耐心地将昌阳被围以及影响详细地说了一遍,说到后面,明显在表演煽情:“临淮的兵马是夫人带出来的部族子弟,让他们为不相干的人打生打死,实在不甘心;可是如果放任昌阳糜烂,潜藏的风险足够破家灭族。如此两难着实让人困苦。”
纳兰夫人凝重地皱着眉,默默在心里权衡了几遍,忽然轻言道:“精神支援也是支援。”
纳兰明仁一愣,不敢确信地追问:“什么?”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