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p>
闻言。
张惜若脸上的怒容化为了愕然。
“许夜给的?”
她有些诧异,或者说,是不敢相信。
这年头大家连野菜都不一定会送人,更莫说是比粮食还珍贵的肉食了。
而许夜却直接大方的送了这一竹筒的油渣,的确让人感到诧异。
“他只是来送油渣的?”
张惜若继续追问,她不相信无缘无故的,许夜会送来这样的好东西。
“夜哥哥借了背篓。”
小姑娘如实相告。
听闻此言,张惜若愣了一下。
片刻后。
她脸上便露出一抹善意的笑。
借背篓却送来如此珍贵的油渣,当然不是人家傻,也不是人家另有所图。
她一个寡妇,人家能图什么?
这显然是许夜在刻意帮她啊!
想到这。
张惜若有些感动。
这些年,她在村里吃过不少苦。
之前家里的粮食吃没了,想去借粮,却被村里的人拒绝了。
大家看她孤儿寡母,生怕粮借出去收不回。
可许夜呢?
不仅帮她拿回了母鸡的钱,现在还有意帮助她改善家里的生活。
自从丈夫去世以来,这么久了,还是她第一次尝到被人关心的滋味。
不知不觉间,张惜若眼眶微微泛红。
随后。
她把手里的竹筒递给了小丫头,又摸了摸小丫头顶着宛若枯草般丝的脑袋:
“瑶瑶,拿着吃吧。
你可千万不要忘了你许夜哥哥对你的好,我们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,知道了吗?”
“瑶瑶知道了。”
小丫头用力点头,笑了起来。
她伸出小手,从竹筒里拿出一块酥黄的油渣,递到了张惜若面前:“娘,你也吃。”
看着小丫头如此懂事,张惜若笑了。
女儿长大了,懂事了。
这一刻。
她感觉自己这些年受的委屈,似乎也十分值得。
……
与此同时。
一位背着硕大背篓的少年,也来到了县城大门前。
许夜赶到县城已是正午时分。
县城上空炊烟袅袅。
城门口不时有马车出入。
平山县作为大周王朝的边陲重城,是许多商户的必经之路。
不少内地人特意跑来此地经商。
这便导致平山县的人口众多,规模也比一般县城大了很多。
城里各类东西都有售卖。
街道人声鼎沸,颇有州府几分风光。
许夜勒了勒肩绳,头顶烈日,稳步朝城门走去。
看守城门的两个军士依旧是老熟人,正是那两个收了钱真办事的人。
“哟,小子你又来了?”
年老守卫咧嘴,露出一口大黄牙,显然,他对许夜已经有了印象,
“是,军爷,小子来城里买些东西。”
许夜笑着拱手。
老守卫只是看了一眼许夜背上的大背篓,道:“你小子胆儿是真大,昨晚才被人跟了,今天还敢来,怎么,不怕昨晚那两个人?”
“这不是有军爷你们在吗?”
许夜笑着上前,隐晦的递上两枚铜板。
年老守卫并未接过铜板,反而伸出手,将许夜的手给推了回去:
“小子,你的生活未必有我们滋润,何况你已经给了钱,我们哪能天天收你钱?”
这话让许夜略感诧异。
他没想到这老者竟如此有原则,这送上门的钱都不要。
看来这二人也并不蠢…
若是这两人真敢天天收别人的进门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