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务完虚,又开始务实。
白露早,霜降晚,寒露种麦正当时。
李一鸣来调研,正好赶上秋播。
槐安这个地方,地处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,是全国少有的既种小麦又种水稻的地区。
既然是考察秋播情况,那就要深入田间地头,偏远的几个村,路况不好,就没有安排,安排的都是乡政府周边的几个村。
李一鸣虽然不懂得种地,但这并不妨碍他询问一些符合其身份的问题。
“何冲乡一共有多少人?”
“一万四千六百一十五人。”温浩昨天才突击温习的数据,张口就答了出来。
“一共有多少耕地?”
“全乡一共有水田六千七百亩,耕地两万五千四百五十三亩,人均耕地面积大概在二点二亩左右。”
温浩回答的很流利,回答完还自得地看了一眼旁边的何义盛。
“去年何冲乡小麦亩产平均有多少?”
这个问题有些超纲,不在温浩的备考范围之内,他有些懵圈,就看了看旁边的几位同僚。
何义盛很少在乡里,对这些数据就更别提了。
没人答得上来,现场气氛一时有些尴尬。
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,大概是428.6公斤。”梁栋见几位领导冷了场,就自告奋勇地回答道。
李一鸣看了看身旁的联络员洪淇,洪淇手里捧着何冲乡去年的报表,查到那个数据后,反馈给他一个眼神。
“何冲乡去年农业补贴一共多少钱?”
“三百八十五点八万元。”
“……”
李一鸣连续问了七八个问题,梁栋都一一答上。
问完这些问题,李一鸣停住脚步,玩味地看着何冲乡几位主官。
梁栋的回答就是一把双刃剑,一方面帮乡领导挡下了一时之尴尬,另一方面,又有越俎代庖之嫌。
风头全让你一个人出了,书记乡长的面子往哪儿搁?
难道整个何冲乡就你梁栋一个人优秀,其它全是饭桶?
李一鸣的凝视,让温浩和何义盛没有一丝被重视的喜悦,俩人心里不约而同地咒骂起了梁栋。
“梁栋同志不错,小伙子前途无量!”
李一鸣虽然比梁栋也就大了七八岁,说话的语气却像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表扬。
他是县委书记,这样也无可厚非,但他这一表扬,等于把无形的巴掌分别抽在温、何二人脸上,让俩人心中更加嫉恨起梁栋了。
梁栋也知道自己刚才有些唐突了,随后的调研,就只是跟在队伍后面,再不敢随便发言了。
县委书记李一鸣是省里的空降干部。
外界传闻他就是来槐安县镀金,干个一两年就回省里了。
十一黄金周之后,李一鸣突然要到何冲乡调研。
县委书记要下来,这可是乡里最重要的一项接待活动,没有之一。
温浩和何义盛即便矛盾重重,这个时候也得坐下来,好好商讨接待事宜。
一般情况下,领导下来调研,都会有人提前把行程安排下来,
对于下级单位来讲,领导要下来,卫生、接待、交通、保卫等等等等问题,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。
要是因为那个细节出了问题,惹到领导不高兴,那就很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前途。
所以,迎接领导下来调研,从来都是头等大事。
李一鸣很年轻,刚满三十三岁,就从省委组织部空降到槐安,直接主政一方。
下来调研的随行人员不多,不到十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