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声过后……
镜头再次切换。
那个孩子,那个少年,那个青年最终成为了一名老师……
拿着剃刀,露着僵硬笑容的托尼老师……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……
直到……
某一天,他看到了一个叫张语的女学生掉了钱包,然后,阴差阳错地走进了学校,站在了课堂上听到了一句“老师好”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“咔!”
回忆剧本拍完,黄波整个人明显心情很复杂。
《老男孩》很不错。
很容易让人汹涌着许许多多的无奈感!
虽然这首《老男孩》很不错,可是配上这剧本,就仿佛是一种嘲讽一样。
似乎每一句歌词都在嘲讽着剧情,甚至连梦想这个词,都带着讽刺的感觉。
梦想当老师?
然后就一个女人就放弃了?
梦想这么容易就被放弃,那是梦想吗?
如果不是梦想的话,那么是什么?
如果再深层次地想一想,所谓的梦想,不就是那种欲望吗?
不讽刺?
“黄老师,怎么了?”
“沈浪,我在卡片上的回忆戏份拍完了吗?”
“嗯,拍完了……”
“那个婴儿呢?”
“婴儿被遗弃了。”
“去哪里了?”
“不能告诉你,这是第三张卡片上的内容。”
“那么接下来的第三张卡片呢?”
“其他人的剧情还没拍完呢,拍完再给你……”
“啊?”
“现在,要拍抢劫犯被抢劫的剧情了……”
“什么?抢劫犯被抢劫?”
“是,但是,抢劫犯被抢劫,这是不是很秀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