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 “小婶你真厉害,啥都知道。”黄小麦适时地送上一点奉承。
李青青没什么表情,只是淡淡道:“听得多了,自然知道点。”
她拍了拍晒好的被子,转身回了屋,留下黄小麦一个人在院子里若有所思。
李青青果然知道得更多。
她似乎并不吝于提供一些关键信息,但态度始终保持着距离和审视。
黄小麦觉得,和李青青的关系,就像在走钢丝,需要极度小心。
不过,咸蛋和变蛋的思路,让她看到了新的可能。
如果能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,哪怕只是成功率不高的土法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鸡蛋的价值。
而且,这东西不像鲜蛋那么容易坏,可以攒一攒再找机会出手。
从单纯卖原料,到尝试进行初加工,这是黄小麦思路上的一个转变。
她回到自己屋,再次拿出那本《农村实用技术小常识》,仔细翻找起来。
她记得好像看到过类似的内容……
早春的阳光透过窗棂,照在女孩专注的小脸上。
院外,鸡群在咯咯叫着,仿佛在催促着新的希望。
前路依然艰难,但黄小麦觉得,只要肯动脑筋,在这看似密不透风的时代缝隙里,总能找到一丝透气的光亮。
下一步,就是试验如何把这普通的鸡蛋,变成更能换钱的咸蛋或变蛋了。
春寒料峭,老黄家的日子在拮据与谨慎中缓缓流淌。
供销社那低廉的鸡蛋收购价像一块大石头压在王秀英心头,也让黄小麦更加坚定了提升鸡蛋价值的想法。
咸鸭蛋,成了她选中的第一个试验品。
鸭蛋是个问题。
家里没养鸭。
但这难不倒黄小麦。
超市生鲜区里有的是,她只需要一个合理的由头。
这次,她把主意打到了河边。
“奶,我今儿个去河边挖野菜,看到有野鸭子飞过,还在芦苇荡里捡到几个蛋!”
黄小麦捧着五个灰扑扑的野鸭蛋,脸上带着惊喜跑回家。
王秀英将信将疑地接过鸭蛋,个头均匀,蛋壳坚实,看着倒真是好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