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236章 偶遇  佚名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是他”

郑仪:

这气度……不像寻常百姓,莫非是市里哪位退下去的老领导赵……好像市里前任书记就姓赵但照片上似乎更……威严些

赵玉春:

原来这就是郑仪。比照片上更年轻些,眼神也更有神采……果然不是池中之物。

“举手之劳,孩子没事就好。”

郑仪微微一笑,率先打破沉默,语气平和。

“还是要多谢你。”

赵玉春的声音依旧温和,带著一丝恰到好处的感激,眼神却在郑仪脸上不著痕跡地多停留了一瞬。

“这孩子淘气,没个轻重。”

“小孩子天性活泼,挺好。”

郑仪自然地接话,目光扫过眼前混乱的交通状况。

“这边路窄,又刚下过雨,接孩子確实不太方便。”

“是啊。”

赵玉春轻轻嘆了口气,拍了拍孙子的头示意他安静些,那姿態自然得如同任何一个关心孙辈的普通老人。

“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贝疙瘩,家长都挤在这一会儿,难免乱。不像我们小时候,自己背著书包就满街跑了。”

他抬眼看向郑仪,眼神温和中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:

“同志看起来不是来接孩子的倒像是……在附近办事”

“嗯,刚在財政局办点事。”

郑仪坦然回答,並未多言。

他能感觉到眼前这位老人身上那种无形的气场,说话也便带了几分谨慎。

“哦財政局……”

赵玉春眼中精光一闪即逝,旋即化为温和的笑意。

“那可是个要紧的地方,管著钱袋子呢。办事顺利吧”

“有点难度,都是些歷史遗留的老问题,协调起来比较费劲。”

郑仪语气平静,没有抱怨,只是陈述事实。

“歷史遗留”

赵玉春似乎来了兴趣,他微微侧身,示意孙子去旁边的石墩上坐会儿等,自己则靠近了郑仪一步,声音压低了些,带著一种过来人的沧桑感:

“这老问题啊,就像这城市里老旧的管道,表面看不出什么,没有快刀斩乱麻的魄力,没有顶著压力也要乾的决心,难!”

他的话意有所指,看似在评价“老问题”,却又像是一种点拨,或者说……试探

郑仪心中警铃微作,眼前这老人的见识和用词,绝非常人。

他不动声色地回应:

“您说得对。问题再难,总得有人去碰,去解决。有些硬骨头,总得有人去啃。尤其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。”

他特意提到了“老百姓”。

“老百姓……”

赵玉春咀嚼著这三个字,嘴角那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更深了些,目光投向那拥挤嘈杂的人群,又落回郑仪脸上,带著一种深沉难辨的意味:

“老百姓好啊。他们最朴实,也最实在。谁给他们带来实在的好处,他们就记著谁的好。哪怕这好处,是经过一番阵痛得来的。”

他顿了顿,仿佛在回忆什么。

“但也最善忘。”

赵玉春的声音带著一种洞悉世情的苍凉。

“风波起时,群情激愤,一点火星就能燎原;风波过后,尘埃落定,那些喧囂和疼痛,又能记得多久最终留下的,或许就是那些实实在在的改变。”

他看向郑仪,眼神复杂:

“就像你现在在做的……柳树洼也好,清水河也罢,真把那些沉疴解决了,老百姓得了实惠,自然会念你的好。可这过程中的惊涛骇浪,那些被触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