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高,却字字清晰,带著一丝不卑不亢的从容。
江雪。
郑仪几乎一瞬间就確认了她的身份,这位气场独特的女性,必然是那位从国家发改委空降而来的科长。
“江科长!”
吴文韜笑著起身。
“来,给你介绍下,这是咱们处新来的郑仪同志。”
江雪的目光落在郑仪身上,微微一頷首:
“郑科长,久仰。”
她的眼神只在郑仪脸上停留了一秒,便平静地移开,不见丝毫波动,仿佛他只是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。
席面精致,几道凉菜先上。吴文韜做主位,左手边是唐为民,右手边是马明远,郑仪坐在马明远旁边,正对面就是江雪。
酒过三巡,眾人言语渐渐放鬆,但话题始终围绕机关內部的人事变动、项目进展,丝毫不涉及敏感话题。
郑仪明白,这不过是开场热身,真正的试探还未开始。
“江科长最近负责的那个长三角一体化课题进展如何”
吴文韜隨意地问道。
江雪放下筷子,用餐巾轻拭嘴角:
“还在调研阶段,国家发改委那边催得紧,要求年底前完成初步方案。”
她的回答滴水不漏,既不过多透露信息,又表明了自己“受命於上”的特殊性。
唐为民眼镜后的目光闪烁著:
“长三角一体化涉及多省协调,江科长在京城人脉广,想必事半功倍。”
这话看似恭维,实则是试探她背后的关係。
江雪微微一笑:
“只是奉命行事,谈不上人脉。”
她轻轻带过,不动声色地挡了回去。
郑仪冷眼旁观,发现江雪的每一句话都像精心测量过,既不显得疏远,又不暴露任何立场。
这种滴水不漏的处事风格,绝非普通科级干部能达到的。
“小郑啊。”
吴文韜突然將话题转向他。
“听说你在政法大学是徐永康教授的得意门生”
一句话,让在座几人的目光都聚到郑仪身上。
郑仪知道,这是在试探他与徐永康,以及背后程安书的关係。
“徐老师確实对我很关照。”
郑仪坦然地承认,却又话锋一转。
“不过学术归学术,实务归实务,现在到了工作岗位,一切都要从零学起。”
既承认了师承,又不以此自傲,还表达了谦虚学习的態度,这个回答让吴文韜微微頷首。
江雪的目光第一次在郑仪脸上多停留了几秒,似乎对他的应对稍有意外。
“郑科长在政法大学研究什么方向”
江雪突然开口。她的声音不急不缓,却让整个包厢为之一静。
“行政法与公共政策。”
郑仪放下筷子,直视江雪的眼睛。
“很契合发展规划的工作。”
江雪轻轻点头。
“那么,您如何看待新出台的《长江保护法》对我省產业布局的影响”
一个看似寻常的专业问题,却暗藏锋芒。
这个问题直指江东省最敏感的產业转型矛盾,回答稍有偏差,就可能暴露立场。
郑仪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藉此短暂思考。
“《长江保护法》实施后,我省化工企业搬迁已成定局。”
他声音平缓。
“短期看会影响地方税收,但从长远来看...”
“长远”
唐为民突然插话